在日本,新房和二手房买哪种比较好?
这个问题我尝试来回答下把,因为根据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情况也就不一样;
1、在日本买房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你自己的需求是怎样的? 自住还是投资,还是其他的需求;
2、如果是自住需求,新房和二手房都可以,优先考虑周边有没有你看中的环境,例如购物,交通,医院,学校是否方便等。周边条件满足,刚好有合适的房子,新房和二手房都可以。自己对新房有需求,而且刚好周边也有新楼那么就可以选择了;
3、如果是投资需求,个人不建议新房,因为日本新房每年是有个折旧的,越是新房这一块的成本会高,对应的投资回报率就低。日本租赁市场相对稳定,选择周边便利的地方,交通沿线一般回报率都还不错。
4、如果购买二手房投资,需要提前了解是否是事故房,建筑年限在1981年之后(日本地震新法实施之后的),剩下的就是投资回报率越高越好了。
5、投资日本房产个人可以不到现场也没问题,如果出租中去了也不能到内部看,只能外面看(日本对租客是有保护的),另外管理这些都可以托给专业的管理公司负责。只在国内收租就好了。
一些“炒房客”在日本疯狂买房,为何却又全部出售?
首先说下很多人去日本买房,大部分初衷是为了投资升值的前提去的。中国人没有经历过房地产低谷,只有在08年房产有小浮下调,所以中国人的理念是,房产不会跌且会不断升职。带着这种想法去日本买房显然是不符合日本地产行情的。
日本经历过房地产的大跌,日本***率一直居高不下,就是因为房地产猛涨时期很多人购买房产,大跌以后无法承受。在这个大环境下,日本人很理智,且日本现有住房已满足日本人口居住,更多的交易是二手房,每年的新开发量不大,日本人认为房子和买车,商品一样都会有下跌风险。所以想房子暴涨以后大赚一笔转出显然是不可行的。
日本虽然购房容易,但是持有成本很高。并且转让转让税费也很高,日本规定房产持有不满五年缴纳39.63增值税,超过五年缴纳20.2315增值税。所得税也很高,全部房租净收入都会列入个人所得税缴纳对象。
所以很多人被中介忽悠买房后,发现赚钱很难又大批转让。
海外资产配置 如果基数太大超过自住范围 投资为目的 如果说市场前景不被看好 这时候大批量购买的投资客会选择全部出手 从中以保自己的收益 。这也算是很常见的一种
另一种就有点特殊了,由于投资者自身的一些因素造成的大量资金周转不过来,急需现金流补给,或者看好了另一领悟的发展趋势,也是会造成楼主说的这个现象发生的。
这些“炒房客”过去在日本买房,是为了通过买房,将资金从中国转移出去。
现在出售是为了***日元,去换美元,然后去美国投资,获得更高利润。
因为美国在缩表加息,日本不跟,还实行零利率政策,炒日元不如炒美元。
日本不实行外汇管制,炒房者可以随时***,汇出日本。
现在美元飞涨,将日本房子换成美元,是***不赔的买卖。
所以炒房客趁现在日元兑美元还在低位,赶紧卖房换美元,去投资美国市场,争取更多回报。
日本是一个经历过房地产泡沫的国家,如何处理金钱和房子,他们比国人更有发言权。国人漂洋过海,连马桶盖都要炒热的群体,对于热衷于买买买的阔手国人,在日本买房能满足个人对于投资的成就感,另一方面,都是圈里混的人,怎么少的了优越感,至于后面的全部卖掉,那完全是心里平衡作用,别人买了你不买,怕被人看不起,别人卖了你不卖,怕抄底被人笑话。综合来说,有钱投资是好事,只是这是资本转移还是有钱任性,这就值得深思了
很多人买日本及海外的房产,主要是看单价比国内便宜,出租回报投资收益相对国内比较高一些。但是后来为什么又卖出来,主要是两方面原因:第一,把资金转移到日本买房,几年之内国内的房价普遍翻了一倍,但是日本确实没有涨,或者涨幅很少,所以对比下来除了收租,增值的地方远远不如去国内。所以对于像短期获利的人就不想持有了,卖了回国再找机会。第二主要是因为国外的房子打理比较麻烦,很多人买的也不是大面积的,都是几十平面的小公寓,在那些海外中介卖房的时候都会找托管公司帮你代租,有些直接把回报加到房价里面,反租三年之后,没有人管理了,租赁都很麻烦,自己去管理语言不通,成本又高,最后没办法只有选择再卖了收钱回国。所以国外的房产除非买来自住,投资都要谨慎!
50万人民币想在日本大阪投资公寓,可不可行?
咱们来算算账就知道了。50万元相当于800万日元,这个数在大阪一般的地区(非市中心也非郊区),大约可以买到房龄15年左右的65平米的二手房一套(税费另算)。这么一套房出租出去的话,一个月10万日元收入。按照35年这就的话,每个月折旧成本大约1.9万日元,固定资产税1.3万日元(日本的房屋固定资产税规定极其繁琐,这里按照每年百分之1.4粗略计算)。房子如果委托房地产公司管理,管理成本每个月算1万日元。每个月的成本是2.6万日元。10-1.9-1.4-1=5.7万日元。日本的房产闲置率百分之二十左右,大阪算得低一些,按照百分之十五计算,如果这样计算下来每年的收益率大约在百分之7.2,这是理论上的最大收益,没有计算杂费和保险费用,也没有计算其他如房价下跌的风险,仅供参考。个人以为,这完全是一个鸡肋投资,不做也罢。